26Fall 美研申请真的降温了吗?不!今年或许正是翻盘的绝佳机会!

 关于留学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0-09 17:02

26Fall 或将成为美国硕士申请的又一“超值捡漏期”。

近期与多位同学交流 26Fall 美研申请情况时,发现大家普遍有些犹豫,最常见的两种想法是

  1. “大环境存在不确定性,26Fall 美研申请会不会更难?”

  2. “听说这是十年难得的机会,是否值得尝试一下?”

图片

图片

这种纠结的心态,其实与 20Fall 的情况非常相似。那一年,由于突发事件,许多同学临时放弃入学,反而给 waitlist 和补录的申请者带来了“意外的录取机会”。

有的同学以 GPA 2.7 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;有人 GPA 3.0 入读纽约大学;还有 GPA 2.5 的同学收到了波士顿大学的录取通知……

在常年高度竞争的申请环境下,这些情况几乎难以想象。26Fall,或许也正在孕育类似的机会。

为什么说这是“机会年”?

不确定性带来的申请人数波动

从目前趋势来看,美国研究生申请在前期出现明显“降温”。部分学生提前转向英国、加拿大或新加坡;也有一些因经济与政策不确定性而选择观望。

因此,本应激烈的竞争赛道,出现了空缺,就像考场上原本满座的情况突然腾出几排座位,剩下的考生自然胜算增加。

但这只是前半阶段的表现。美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,一旦 26Fall 初期申请顺利,原本因不得已转向港新等地的学生可能迅速回流美国,竞争将再度加剧。

新增项目与专业扩展

为了吸引更多学生,美国高校今年推出了不少新项目。此前统计显示,这些项目在初期知名度较低,申请竞争相对较小,可能成为值得关注的“捡漏”方向。

图片

特朗普新政落地需要缓冲期

虽然今年特朗普政府出台了多项新政策,但大家需要注意:

  • 从政令发布到法规修订通常需要至少 6 个月;

  • 国务院完成数据摸底大约需要 3 个月;

  • 大部分政策言论很难真正落地,虎头蛇尾是常见结局。

与其过早焦虑,不如勇敢尝试,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机会。

美国高校离不开国际生

今年九月开学,美国高校在迎接新生的同时,也开始了一场针对国际学生的紧张“保卫战”。

图片

签证窗口突然关闭,签证审查愈发严格,导致不少留学生被“卡”在开学前线,无法按时入学。

与此同时,美国高校罕见地集体加快应对速度:校方动用校长办公室资源,协调跨国签证事务,增加入学安排,全力确保每一位国际生顺利入学。

这一系列举措背后,反映了教育领域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,同时也凸显了一个现实——美国高校对国际学生的依赖不可替代。

26fall申请策略

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“再观望”,但犹豫往往意味着机会的流失。在特殊年份,最忌“观望不决”。更明智的做法是采取“三步走”策略,把握好申请节奏,确保不被错过。

01

留一手安全牌

先准备几个八九成能上的项目,稳住心态。就像铺好安全网,即便后面冲刺,心里也有底。

02

敢于冲击高位

既然竞争有所减弱,今年完全可以将部分精力投入到 dream school 上。往年不敢尝试的,现在可以勇敢一搏。

03

材料精雕细琢

今年的“捡漏”机会,并非随意投递就能获得。关键在于讲清楚自己的故事,凸显优势,合理解释短板。GPA 一般的同学,可以通过科研或实习经历来弥补;背景薄弱的,则可通过职业规划和个人故事打动招生官。招生官关心的是有潜力、能成长的申请者。今年的“捡漏”,不是靠随便投。

04

把握申请节奏

  • 早期(9-10 月):优先提交竞争激烈的项目,避免名额紧张。

  • 中期(11-12 月):重点准备面试,并积极与学校保持沟通。

  • 后期(1 月以后):如处于 waitlist,主动更新材料,争取录取机会。

版本二(口语轻松风格)

  • 9-10 月:先投竞争最激烈的项目,别等到后面名额满了。

  • 11-12 月:准备面试,积极跟学校沟通。

  • 1 月以后:如果在 waitlist 上,记得更新材料,多争取机会。

版本三(策略指导风格)

  • 早期阶段(9-10 月):锁定热门项目,抢占先机。

  • 中期阶段(11-12 月):面试准备到位,同时保持与学校的沟通。

  • 后期阶段(1 月之后):若在 waitlist,及时更新材料,增加录取可能性

图片

今年在心态上存在难得的机会。往年大家拼“卷度”,而今年外部环境让不少人退却。如果你能更从容地准备,就能更有底气做出选择。稳住底线,勇敢尝试,收获可能超出预期。

26fal新增项目推荐

布朗大学 (Brown University)

  • 可持续能源硕士 (Master in Sustainable Energy)

哥伦比亚大学 (Columbia University)

  • 项目管理硕士 (MS in Project Management)

杜克大学 (Duke University)

  • 商业、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硕士 (Master in Business, Climate, and Sustainability)

  • 机器人学与自主系统工程硕士 (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Robotics & Autonomy)

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

  • 管理学硕士 (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, MiM)

西北大学 (Northwestern University)

  • 组织动力学硕士 (Master of Organizational Dynamics)

  • 技术、人类与政策硕士 (MS in Technology, People, and Policy)

宾夕法尼亚大学 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

  • 应用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硕士 (Master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Data Science)

  • 传播与媒体产业硕士 (Master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Industries)

芝加哥大学 (University of Chicago)

  • 气候与能源政策硕士 (MS in Climate and Energy Policy)

  • 经济学硕士 (MA in Economics)

图片

捡漏≠躺赢

“机会年”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轻松逆袭,藤校依旧有其严格门槛,竞争力不会因大环境而减弱。

真正的红利在于,那些原本处于边缘的申请者,今年更有可能翻盘。如果毫无准备,只抱着“抄底”心态匆忙上阵,往往会失望。

换言之,26Fall 确实是少有的“黄金窗口期”,但只有充分准备、敢于提前行动的人才能抓住机会。

图片

想咨询更多有关海外就读的相关信息吗?

任何有关海外就读的相关问题,

我都会为您详细解答哦!

在准备留学过程中

不管遇见什么困难,请记得找熙茂哦